外出学习话收获,传经送宝共提高 二维码
388
发表时间:2019-11-23 16:51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,开拓教师视野,2019年11月21日我校外出培训的教师分别做了主题式分享,把外出学习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悟,毫无保留地与同伴们分享。 首先是参加第七届“新课堂,新教师”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的四位老师传经送宝。 黄四维老师分享了南京师范大学的项贤明教授的《创新时代的语文教学》的课题,指出了一系列框住学生思维的教育教学常见的错误模式,而孩子们又是如何在这一个个“砂轮”磨蚀之下,失掉了创造的勇气。留下引发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——历经几次教改之后,人们固有思维中的“语文”,和一线教师所面对的“语文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。换言之:语文教师在一个有失偏颇却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迎难而上,该何去何从? 黄妲瑜老师分享了台湾洪琬瑜老师的《古人谈读书》和陈研老师的《走月亮》。其中黄老师感受最深的是:台湾语文老师都已经重视国学经典的传承。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诵读《论语》和《千字文》等。 于浩楠老师分享了刘仁增老师国家“万人计划”,曹爱卫老师的《狐假虎威》,汪潮老师的“快乐读书吧”的课程,特别介绍了“快乐读书吧”的教学过程。 陈超老师分享了高玉老师的《牛肚子里的旅行》和吴勇老师的《桂花雨》的课堂教学,采用了“自主学习,重导轻教”的教学方式,培养了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和阅读体验。锻炼了学生的能力。 接着是由梁雪兰老师和陈美兰老师在暑假参加厦门举行的“阅读测评命题种子教师”参训的活动,为全体小学语文教师传经送宝。 梁雪兰老师分享了《略读课文(二类课文)教学的思考》的课题。其中最为精彩的是向我们介绍的好课的标准1.目标适切,2.任务明确,3.学而有法,4.人人参与,5.全员成长。 陈美兰老师为我们解读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》,分享了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分为几个阶段。接着详细地阐述不同类型文本阅读题的命制。让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。 六位教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很受益,这样的分享活动还加强同伴之间学习交流、共促共长! 最后由陈红霞组长进行总结,提出外出培训交流的重要性,希望老师们在交流互促中共同成长。 上一篇千载中国梦,万里华夏情
文章分类:
教研动态
|